來自阿裏巴巴、京東等平台數據顯示,國慶引發的“國慶經濟”有效激發民衆“愛國力”成消費新熱點,網民爲祖國慶生熱情高昂。業內人士認爲,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爲進一步激發民衆愛國熱情提供契機。但也要看到,與需求相比,“國慶經濟”相關现有產品相對單一,仍有大量潛力有待挖掘。
國旗網售同比增長近40倍 26至45歲群體成購買主力
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舉國歡慶,什麽商品是網上熱銷的爆款?當仁不讓,就是國旗!來自京東數據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,國慶前一個月至國慶期間,國旗類商品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近40倍,充分體現了消費者爲祖國慶生的熱情。
數據顯示,26歲至35歲人群是網購國旗類商品的絕對主力,占44.4%的比例,其次是36歲至45歲,占比爲32.6%。同時,國旗類商品在廣東、湖北、北京三省市銷售額遙遙領先。
“收到國旗類商品後,網友們曬單的方法非常直接,就是馬上把國旗挂起來。紅旗招展,非常莊重,又極具節日色彩,一下子就把國慶的熱烈氛圍烘托了出來。”京東數據研究院院長劉晖說。
據介紹,除國旗類商品外,國慶熱銷的商品還有燈籠、紀念幣、工藝禮品、挂件、貼畫等多個品類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燈籠銷售額增長了近13倍,工藝禮品增長超20倍,挂件增長近27倍,“國慶經濟”紅火可見一斑。
而爲滿足消費者的需求,商家開發的國旗商品類型也花樣翻新。即使是手搖小國旗,也開發出“納米防水”“抗曬滌綸”“伸縮旗杆”等不同的材質規格,滿足消費者不同場景下的應用。同時,多档價位商品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。
紅色旅遊等愛國主題消費成亮點 國貨銷售增速引關注
飛豬數據顯示,今年“十一”在飛豬上預訂境內遊的人數同比增加42%,增速超過出境遊。其中,紅色旅遊越來越“紅”,8月份紅色旅遊的搜索同比增長近200%。10月1日至3日,延安、石家莊、吉安、重慶等紅色經典旅遊目的地酒店預訂同比增速平均超過300%。
淘票票等數據顯示,10月1日至3日,全國國慶档票房爲22.51億,同比提升132%。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廣州、成都、重慶、武漢、蘇州、杭州、西安是全國票房“TOP10”城市。保定、徐州、綿陽、石家莊、麗水、南甯、廊坊、濟南、西安、長沙是全國票房增長幅度“TOP10”城市。
某外賣平台數據顯示,10月1日至3日,全國一共有1.1萬單訂單備注了“國慶快樂”,爲祖國慶生。普天同慶的節日裏,還有很多“最可愛的人”堅守崗位,1日-3日共有7.5萬單送到了交警部門,近1萬單送到了環衛站點。
天貓數據顯示,“十一”期間國貨表現亮眼。10月1日,成交額“TOP10”美妆品牌中有8個是國貨品牌。某國產堅果品牌在長假前三天的總成交額同比增長106%。
“國慶經濟”供給側潛力待挖
“我們應該看到,存在于民衆心中的愛國熱情,以及經過多年孕育日趨成熟的網購市場,在這次國慶70周年慶典的濃厚節日氛圍激發下,迸發出了‘國慶經濟’的小規模體量。”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表示。
“實體现有產品主要是國旗,虛擬现有產品電影做得比較好。目前,需求側熱情高漲,但供給側仍有潛力可挖。”李勇堅認爲。
專家認爲,國慶期間各地可進一步組織在公衆場所的國慶演出,與當前“夜經濟”相契合,不但可以爲群衆抒發愛國情懷提供良好的渠道,也能進一步激發民衆的愛國熱情。
“紅色旅遊仍大有潛力可挖。”李勇堅表示,可進一步挖掘黨史中具有重要意義、公衆知曉度還不高的地點,滿足群衆需求,將“國慶經濟”與紅色旅遊有效結合。
劉晖表示,從國旗的銷量來看,國慶經濟消費仍集中在大城市,二三線城市潛力仍待挖掘,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引發的“國慶經濟”及其周邊效應還應進一步關注。
(來源:和訊实时新聞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及時處理。)

